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近日在一档体育节目中,对备受关注的悟空体育中国新星杨瀚森的NBA选秀前景发表看法,他认为,杨瀚森在2024年NBA选秀首轮被选中的可能性较低,但极有可能在次轮前15顺位获得机会,这一预测迅速引发篮球圈热议,也让众多关心中国篮球的球迷将目光聚焦于这位年轻中锋的未来之路。
“从目前各队试训反馈和球探评估来看,杨瀚森的首轮行情并不明朗,”苏群在节目中这样分析,“但他的技术特点和潜力依然吸引多支队伍关注,尤其是那些手握次轮前段选秀权的球队。”苏群进一步指出,NBA球队近年来对国际球员的培养愈发重视,而杨瀚森所展现出的篮下技术和球场意识,正是许多球队在次轮淘金时所青睐的类型。
杨瀚森今年19岁,身高2米16,司职中锋,上赛季在CBA联赛中,他场均能够贡献15.2分、9.8个篮板和2.3次封盖,投篮命中率超过55%,尽管数据不俗,但他在移动速度、外线投射以及比赛经验方面的短板,仍被不少球探报告提及,这也成为苏群判断其难以冲击首轮的关键依据。
“首轮秀通常意味着即战力和高潜力的双重保障,”苏群解释道,“而杨瀚森还需要时间适应NBA的节奏和强度,但他的优势也很突出——出色的低位脚步、不错的护框能力以及尚待开发的传球视野,这些特质在次轮中前段足以引起球队兴趣。”
多位NBA选秀专家也持相似观点,他们认为,杨瀚森的风格类似于一些传统中锋,而在现代篮球强调空间和换防的背景下,这类球员的市场价值的确更多集中在次轮,这并不代表机会渺茫,近年来,诸如尼古拉·约基奇(次轮41顺位)和德雷蒙德·格林(次轮35顺位)等球员的成功,恰恰证明了次轮秀同样可能成为球队基石。
对于杨瀚森而言,选秀顺位固然重要,但球队环境和发展路径或许更为关键,一支愿意投入时间培养年轻中锋、具备成熟发展联盟体系的球队,可能比单纯顺位更高的球队更有利于其成长,苏群在节目中也强调了这一点:“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球队,比如那些擅长培养大个子、教练团队耐心且给予机会的队伍。”
从球队需求来看,目前多支拥有次轮前段选秀权的队伍正关注内线深度补充,一些季后赛级别球队往往倾向于在次轮选择即战力与潜力兼备的国际球员,将其培养为长期资产,而部分重建中的队伍,也可能看中杨瀚森的商业价值和中国市场背景。
中国球员登陆NBA的历史上,从姚明状元秀的辉煌到易建联首轮第六顺位的高光,再到周琦次轮43顺位的挑战,路径各不相同,苏群提到,杨瀚森的情况更接近后者,但如今联盟对国际球员的接纳度和培养方式已远胜以往。“球队比过去更懂得如何等待国际球员成长,也更有耐心设计培养方案。”
杨瀚森团队的选秀策略也显得尤为关键,是否提前退出选秀?是否接受可能的两轮双向合同?这些都需要球员本人、家人及经纪人慎重权衡,有消息称,杨瀚森目前已接受多支球队的单独试训,反馈积极但尚未得到任何首轮保证。
球迷和媒体对杨瀚森的关注,不仅源于其个人潜力,也寄托着对中国篮球未来的期待,近年来,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表现起伏,亟需新一代球员扛起大旗,若杨瀚森能够成功登陆NBA,无论顺位如何,都将对中国篮球的青训体系和球员信心产生积极影响。
从技术层面而言,杨瀚森仍需在多方面提升自己:增强体能和爆发力、扩展射程至三分线、提高防守移动能力……这些改进或将直接决定其NBA生涯的成败,不少教练认为,他至少需要一至两个赛季的适应和锻炼,才可能真正在联盟站稳脚跟。
随着选秀大会临近,各支球队的最终选择仍存变数,球员交易、顺位变动以及突发需求都可能改变预测格局,但无论如何,杨瀚森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走到了距离NBA梦想最近的一步。
篮球世界永远需要高大中锋,但更需要那些不断进化、适应时代的球员,杨瀚森的身上,既有传统中锋的扎实技艺,也蕴含着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或许正如苏群所言,次轮前段顺位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
无论选秀结果如何,这位年轻中锋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他的每一步成长,都将是中国篮球迈向未来的一部分,而NBA的舞台,也始终向那些准备好迎接挑战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