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沈阳,寒风已起,但辽宁体育馆内却热浪蒸腾,终场哨声响起,计分牌定格在108比95,朱俊龙像孩子般双膝跪地,双手掩面,泪水从指缝间滑落,队友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悟空体育层层包围,这一刻,他等待了整整十年。
“一切都值得。”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朱俊龙反复说着这句话,胸前的总冠军奖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漫长等待 淬火成钢
27岁的朱俊龙并非一夜成名,2014年,17岁的他首次踏上职业赛场时,还是个青涩少年,十年磨一剑,如今的他已是球队不可或缺的核心前锋,以顽强的防守和精准的三分闻名联赛。
“我记得朱俊龙刚来队里的时候,投篮动作都不标准。”主教练杨鸣在夺冠后动情回忆,“但他有一样东西是别人比不了的——那就是对篮球的纯粹热爱和近乎偏执的努力。”
常规赛场均14.3分5.2篮板2.1助攻,季后赛提升至17.8分6.5篮板3.2助攻,朱俊龙的数据记录了他的成长轨迹,但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清晨六点的训练馆,是无数次加练到深夜的投篮,是满身的伤病和汗水。
2021年膝盖半月板撕裂,2022年脚踝严重扭伤,朱俊龙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每次受伤都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回到赛场,”朱俊龙坦言,“但对总冠军的渴望让我坚持了下来。”
总决赛史诗级表现
本届总决赛堪称朱俊龙的职业生涯代表作。
系列赛第四场,双方战成2比1,辽宁队领先但损兵折将,主力后卫郭艾伦因伤缺阵,外援弗格受到重点盯防,关键时刻,朱俊龙站了出来。
那场比赛,他出战45分钟,砍下全场最高的32分,其中三分球10投7中,外加9个篮板4次助攻和3次抢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四节最后两分钟,当对手将分差缩小到仅剩3分时,朱俊龙先是一记超远三分稳住局势,随后完成关键抢断快攻得手,彻底锁定胜局。
“朱俊龙就是为大场面而生的球员。”赛后,篮球评论员杨毅如此评价,“越是关键的比赛,他越能发挥出超水平,这种心理素质不是练出来的,是天生的冠军基因。”
团队的力量
尽管朱俊龙表现出色,但他始终强调团队的重要性。
“总冠军是每个人的梦想,但不是靠一个人能实现的。”朱俊龙在更衣室里举起总冠军奖杯时如是说,“这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的确,这支冠军球队有着令人羡慕的深度和化学反应,老将韩德君虽然上场时间有限,但在更衣室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赵继伟的组织串联让球队进攻流畅运转;张镇麟的防守和活力为朱俊龙分担了大量压力。
教练组的战术布置也功不可没,整个系列赛中,杨鸣指导的临场调整堪称大师级,特别是在第三场变阵让小将李虎翼首发,完全打乱了对手的防守部署。
“教练告诉我,‘做你自己,相信你的训练’,”朱俊龙回忆道,“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
家庭:最坚强的后盾
颁奖仪式上,一个温馨瞬间被摄像机捕捉:朱俊龙将总冠军奖牌挂在了现场观战的父亲脖子上。
“没有家人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朱俊龙声音哽咽,“特别是我的父亲,他曾经也是篮球运动员,因为伤病没能实现职业梦想,这个冠军也属于他。”
朱俊龙的父亲朱建华年轻时是省队成员,因膝盖重伤被迫提前退役,他将未竟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但却从不给压力。
“父亲总是告诉我,享受篮球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朱俊龙说,“每次我遇到困难,他都会开导我,让我保持平和心态。”
总决赛期间,朱建华每场都坐在观众席同一位置, wearing朱俊龙的9号球衣,每当儿子投进关键球,他都会起身鼓掌,表情平静却难掩眼中自豪。
享受这一刻
庆祝派对上,朱俊龙没有像其他队友那样狂欢到深夜,他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静静看着胸前的奖牌,时而与经过的每个人拥抱致谢。
“我想把这一刻刻在记忆里,”朱俊龙告诉记者,“职业生涯很短暂,这种时刻更是一闪而过,我们必须学会享受当下。”
这种超乎年龄的成熟源于他经历过的挫折,2020年总决赛,朱俊龙所在球队一度领先却被逆转,他错失关键罚球成为失利的转折点,那段经历让他陷入长达半年的自我怀疑。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失败是我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朱俊龙说,“它教会我如何面对压力,如何从挫折中站起来。”
新征程的起点
夺冠后的第二天清晨,当大多数队友还在熟睡时,朱俊龙已经出现在训练馆进行恢复性训练。
“休息一天就够了,”他笑着对训练师说,“下赛季从今天开始。”
对于朱俊龙而言,这个总冠军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他将奔赴国家队集训,备战即将到来的国际大赛。
“中国篮球需要更多荣誉,”朱俊龙眼神坚定,“作为新一代球员,我们有责任接过前辈的旗帜,在国际赛场上证明自己。”
辽宁体育馆外,巨幅海报已经换上了球队夺冠的庆祝画面,朱俊龙跪地泪流的瞬间被永久定格,下方一行大字:“一切都值得——致每一个为梦想奋斗的人”。
夕阳西下,朱俊龙走出体育馆,身边是欢呼的球迷,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向这座见证他十年成长的建筑,微微一笑。
“享受这一刻吧,”他轻声对自己说,然后转身融入沈阳街头的霓虹中,冠军之夜已经过去,但追梦人的脚步永不停止。
发表评论